📢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正式啓動!
🎮 本期聚焦:Yooldo Games (ESPORTS)
✍️ 分享獨特見解 + 參與互動推廣,若同步參與 Gate 第 286 期 Launchpool、CandyDrop 或 Alpha 活動,即可獲得任意獎勵資格!
💡 內容創作 + 空投參與 = 雙重加分,大獎候選人就是你!
💰總獎池:4,464 枚 $ESPORTS
🏆 一等獎(1名):964 枚
🥈 二等獎(5名):每人 400 枚
🥉 三等獎(10名):每人 150 枚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不少於 300 字的原創文章
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每篇文章需 ≥3 個互動(點讚 / 評論 / 轉發)
發布參與 Launchpool / CandyDrop / Alpha 任一活動的截圖,作爲獲獎資格憑證
同步轉發至 X(推特)可增加獲獎概率,標籤:#GateSquare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907
🎯 雙倍獎勵機會:參與第 286 期 Launchpool!
質押 BTC 或 ESPORTS,瓜分 803,571 枚 $ESPORTS,每小時發放
時間:7 月 21 日 20:00 – 7 月 25 日 20:00(UTC+8)
🧠 寫作方向建議:
Yooldo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監管與稅收政策全解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稅收與監管制度概述
1. 馬來西亞基本稅收制度概述
1.1 馬來西亞稅收體系
馬來西亞的稅收體系包括直接稅和間接稅兩大類。直接稅涵蓋所得稅、不動產盈餘稅和石油所得稅等;間接稅則包括國產稅、關稅和進出口稅、銷售稅、服務稅和印花稅等。馬來西亞實行聯邦和地方分稅制,聯邦政府負責制定國家稅收政策,由內陸關稅局和皇家關稅局執行。內陸關稅局主要管理直接稅,皇家關稅局則負責間接稅。州政府徵收的稅種包括土地稅、礦產稅、森林稅、執照稅、娛樂稅、酒店稅和門牌稅等。
1.2 主要稅收種類
1.2.1 公司所得稅
在馬來西亞註冊的公司需就其所有收入繳納所得稅。實繳資本不超過250萬馬幣的本土公司,其首15萬馬幣收入稅率爲15%,15萬至60萬馬幣部分稅率爲17%,超過部分按24%標準稅率徵收。實繳資本超過250萬馬幣的本土公司和外國公司統一按24%的稅率繳納。
1.2.2 個人所得稅
馬來西亞居民需就其在境內取得的收入和從境外匯入的收入繳納所得稅,非居民則就在馬工作期間的收入納稅。個人所得稅實行0%-30%的累進稅率,5000馬幣以下免稅,超過200萬馬幣部分的最高稅率爲30%。外籍人士適用30%的固定稅率。
1.2.3 預扣稅
預扣稅由馬來西亞付款方直接向稅務機關代扣代繳。非本地公司或個人的特殊所得(如動產使用、技術服務等)稅率爲10%;利息15%;承包費用中承包商繳納10%、僱員繳納3%;佣金、保證金、中介費等10%。具體稅率可能因雙邊稅收協定而有所不同。
1.2.4 房地產盈利稅
出售馬來西亞境內的土地及相關權益(包括不動產公司股份)需繳納房地產盈利稅。稅率隨持有期限遞減:購置後3年內出售爲30%,第4年和第5年分別爲20%和15%,第6年及以後爲5%。
1.2.5 進出口稅
大多數進口商品需繳納進口稅,稅率分爲從價稅和從量稅。馬來西亞與東盟國家、日本、中國、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或地區實行特惠關稅政策。對於原油、原木、鋸材和原棕油等資源性產品的出口徵收0-20%的出口稅。
2. 馬來西亞加密稅收政策
2.1 對加密貨幣的定性
馬來西亞不承認加密貨幣爲法定貨幣,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不具備法償資格,不能作爲官方支付手段。然而,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將部分加密貨幣(尤其是具有融資或投資特徵的)視爲"數字資產",納入證券監管框架。具有投資合同性質、由第三方管理且有獲利預期的代幣被認定爲證券型代幣,其發行和交易需獲得監管批準。
2.2 加密貨幣稅收制度
2.2.1 徵稅方式
馬來西亞目前不將加密貨幣視爲資本資產,對個人持有不徵收資本利得稅。但從事相關業務的企業或個人,其收益可能被視爲營業收入而需納稅。如果個人被認定爲"日內交易者",則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判斷標準包括持有數量、持有時間、交易頻率、處理方式、出售原因、交易動機和融資情況等。
2.2.2 計稅方式
對於日內交易者,應稅收益計算方法爲加密貨幣處置價格減去取得成本的差額。以加密貨幣形式收取報酬的納稅人,需按取得時的公允市場價值確認應稅收入。如果稅務機關認定交易構成"風險性商業活動",相關費用可在稅前抵扣。需注意的是,資本性持有與經營性交易的界限在實際操作中可能較爲模糊。
3. 馬來西亞加密監管框架的演進
馬來西亞正逐步構建以證券委員會(SC)和國家銀行(BNM)爲核心的雙軌並行監管體系,分別負責加密貨幣的證券屬性監管與金融穩定管理。近年來的主要監管動向包括:
4. 總結與展望
馬來西亞在加密貨幣監管與稅收方面採取了謹慎漸進的策略,在保障金融穩定和投資者安全的同時,爲創新留有空間。監管框架逐步完善,對ICO、IEO和數字資產交易活動提供了明確指引。稅收政策採用"用途導向"的徵稅方式,平衡了市場發展和稅收需求。
未來,馬來西亞加密市場有望向"合規深化,區域協同"方向發展。隨着國際監管標準的推廣,可能加強跨境數據交換、穩定幣儲備監管及平台審計機制。稅務合規數字化趨勢或將推動加密貨幣進一步融入主流金融體系。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馬來西亞有望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充分釋放加密經濟的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