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数据索引的演进:从节点到智能化全链服务## 1. 引言从2017年第一批链上应用诞生至今,各类去中心化应用百花齐放。在探讨这些应用时,我们是否思考过它们所使用数据的来源?2024年,AI与Web3成为热点。对人工智能而言,数据是其成长和进化的基础。没有海量数据,再精妙的AI算法也难以发挥其智能。本文将深入分析区块链数据索引的发展历程,并对比老牌协议The Graph与新兴的Chainbase和Space and Time,探讨它们在数据服务和产品架构上的异同。## 2. 数据索引的演进:从区块链节点到全链数据库### 2.1 数据源头: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是整个网络的基础,负责记录、存储和传播所有链上交易数据。然而,普通用户难以自建和维护节点,这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伴随高昂成本。因此,大多数用户选择依赖第三方服务。RPC节点提供商应运而生,它们管理节点并通过RPC端点提供数据访问。公共RPC端点免费但有速率限制,私有RPC端点性能更好但效率较低。尽管如此,节点提供商的标准API接口降低了用户访问链上数据的门槛。### 2.2 数据解析:从原始数据到可用数据从区块链节点获取的数据通常是加密和编码后的原始数据。直接处理这些数据需要大量技术知识和计算资源。数据解析过程将复杂的原始数据转换为易理解和操作的格式,是整个数据索引流程的关键步骤。### 2.3 数据索引器的演进随着区块链数据量增加,数据索引器需求日益增长。索引器通过组织链上数据并提供统一查询接口,大大简化了数据检索过程。不同类型的索引器包括:1. 完整节点索引器2. 轻量级索引器3. 专用索引器4. 聚合索引器面对庞大的数据量,主流索引器协议支持多链索引,并为不同应用定制数据解析框架。与传统RPC端点相比,索引器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索引和查询能力。### 2.4 全链数据库:向流优先对齐随着应用需求复杂化,初级数据索引器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查询需求。区块链数据服务提供商开始构建区块链数据流,如The Graph的Substreams和Chainbase的实时数据湖。这些服务旨在提供实时数据解析和更全面的查询能力。## 3. AI + Database? 深入对比The Graph, Chainbase, Space and Time### 3.1 The GraphThe Graph通过去中心化节点网络提供多链数据索引和查询服务。其核心是子图(Subgraphs),定义了如何从区块链提取和转换数据。网络由索引器、策展人、委托人和开发者组成,通过经济激励确保系统运转。The Graph正积极拥抱AI技术,如AutoAgora优化定价策略,Allocation Optimizer改进资源分配,AgentC支持自然语言查询。### 3.2 ChainbaseChainbase是一个全链数据网络,整合多链数据于一个平台。其特点包括:- 实时数据湖- 基于Eigenlayer AVS的双链架构- 创新的"manuscripts"数据格式标准- 结合AI的加密世界模型TheiaChainbase通过AI赋能,提供更智能化的数据服务和深入的数据洞察。### 3.3 Space and TimeSpace and Time(SxT)致力于构建可验证的计算层,扩展零知识证明技术。其核心创新是Proof of SQL,确保在去中心化数据仓库上执行的SQL查询可验证且防篡改。SxT与微软AI实验室合作,开发生成式AI工具,支持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区块链数据。## 结论与展望区块链数据索引技术从节点数据源头,经过数据解析和索引器发展,最终演进到AI赋能的全链数据服务。随着AI和零知识证明等技术的进步,区块链数据服务将更智能化和安全化,继续作为基础设施支持行业创新。
区块链数据索引进化论:从节点到AI全链服务
区块链数据索引的演进:从节点到智能化全链服务
1. 引言
从2017年第一批链上应用诞生至今,各类去中心化应用百花齐放。在探讨这些应用时,我们是否思考过它们所使用数据的来源?
2024年,AI与Web3成为热点。对人工智能而言,数据是其成长和进化的基础。没有海量数据,再精妙的AI算法也难以发挥其智能。
本文将深入分析区块链数据索引的发展历程,并对比老牌协议The Graph与新兴的Chainbase和Space and Time,探讨它们在数据服务和产品架构上的异同。
2. 数据索引的演进:从区块链节点到全链数据库
2.1 数据源头:区块链节点
区块链节点是整个网络的基础,负责记录、存储和传播所有链上交易数据。然而,普通用户难以自建和维护节点,这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伴随高昂成本。因此,大多数用户选择依赖第三方服务。
RPC节点提供商应运而生,它们管理节点并通过RPC端点提供数据访问。公共RPC端点免费但有速率限制,私有RPC端点性能更好但效率较低。尽管如此,节点提供商的标准API接口降低了用户访问链上数据的门槛。
2.2 数据解析:从原始数据到可用数据
从区块链节点获取的数据通常是加密和编码后的原始数据。直接处理这些数据需要大量技术知识和计算资源。数据解析过程将复杂的原始数据转换为易理解和操作的格式,是整个数据索引流程的关键步骤。
2.3 数据索引器的演进
随着区块链数据量增加,数据索引器需求日益增长。索引器通过组织链上数据并提供统一查询接口,大大简化了数据检索过程。不同类型的索引器包括:
面对庞大的数据量,主流索引器协议支持多链索引,并为不同应用定制数据解析框架。与传统RPC端点相比,索引器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索引和查询能力。
2.4 全链数据库:向流优先对齐
随着应用需求复杂化,初级数据索引器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查询需求。区块链数据服务提供商开始构建区块链数据流,如The Graph的Substreams和Chainbase的实时数据湖。这些服务旨在提供实时数据解析和更全面的查询能力。
3. AI + Database? 深入对比The Graph, Chainbase, Space and Time
3.1 The Graph
The Graph通过去中心化节点网络提供多链数据索引和查询服务。其核心是子图(Subgraphs),定义了如何从区块链提取和转换数据。网络由索引器、策展人、委托人和开发者组成,通过经济激励确保系统运转。
The Graph正积极拥抱AI技术,如AutoAgora优化定价策略,Allocation Optimizer改进资源分配,AgentC支持自然语言查询。
3.2 Chainbase
Chainbase是一个全链数据网络,整合多链数据于一个平台。其特点包括:
Chainbase通过AI赋能,提供更智能化的数据服务和深入的数据洞察。
3.3 Space and Time
Space and Time(SxT)致力于构建可验证的计算层,扩展零知识证明技术。其核心创新是Proof of SQL,确保在去中心化数据仓库上执行的SQL查询可验证且防篡改。
SxT与微软AI实验室合作,开发生成式AI工具,支持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区块链数据。
结论与展望
区块链数据索引技术从节点数据源头,经过数据解析和索引器发展,最终演进到AI赋能的全链数据服务。随着AI和零知识证明等技术的进步,区块链数据服务将更智能化和安全化,继续作为基础设施支持行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