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你买币的时候到底看的是什么?如何评估一个币价是否合理?
在传统炒股市场,公司的年报业绩、题材会对其价格产生较大影响,ROI 市盈率。
币圈还是很早期的市场,99%项目币价跟产品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产品不需要任何价值。meme造就了无数的暴富神话,而这轮周期的eth-世界计算机,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也受到了重创,大家迷茫无助,之前板块轮动,eth/btc涨跌挂钩的信息路径依赖在这一轮都不管用。
回到标题,大部分人买币都是基于新闻媒介,通过信息传达出来的利好、利空判断。当然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就已经战胜了市场上大部分人,大部分人是依赖某个人、某个无来由的理由买币。也就是所谓的“小道消息”,完全不对自己的钱负责。
我逐渐建立起来的认知,价格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谁在买谁在卖,可我们还是沧海一粟中不足论道的微尘。这轮周期三种币类型出圈:VC币(有风投背景有融资)、meme币(社区自治cto)、应用币(交易所平台币、打新平台币)
1⃣流通市值(MC) = 流通筹码 × 市场接受的价格
我们先分清两个概念。流通市值的是当下的市值。 还有一个是FDV总市值,这部分跟整体估值对应,总市值(FDV) = 总筹码 × 市场接受的价格
上一篇文章聊到了币圈项目按照生态龙头测算,发币早、活下来的项目便成了龙头,这样造就了市场接受的价格。为什么这轮周期定价变低?拥有定价权的主要在VC和交易所。之前vc钱多,而好项目少,项目方可能最开始不想融那么多钱,而vc抢着送钱。所以把估值推高了,比如ENA、scroll。交易所会给项目定价建议,但是如果是在小所,流通筹码少流动性低理论上可以无限定价,所以像ip没有、现货的,能达到5B。
这一轮vc停摆,出手越来越少,倾向于自己去下场做项目,影响了现在的代币的定价。
流通筹码这部分又是大学问又可以写篇文章分享我怎么估算筹码。现在信息越来透明,可以查到项目解锁信息抛压,链上地址也被公开。其实很多项目方设计代币经济学体系就可以看出到底是想做事还是做市。
2⃣Narrative 决定“可以容忍的泡沫”有多大
在传统炒股市场,公司的年报业绩、题材会对其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币圈没有业绩,是一轮轮的叙事。最近出圈的PENGU一个月涨了4倍,市值达到3.5B一线所都上完了现货,是实打实的有资金涌入。
为什么故事能持续讲下去:
-前期抛压消化,社区强大,不断扩展web2的ip在商场有售卖实体产品,有现金流。
-创始人资源强,能让一线头部项目方都换成pengu头像,超级广告位。
-在海外社交平台动画火,让看不懂的散户敢买;家办钱多直接投资(特别渠道消息)
记住币圈不炒盈利,而是炒“未来有可能被接盘的方向
3⃣出货压力 vs. 市场接力能力
在上一个部分分析pengu就分析了这个出货和接货能力。这说明你已经看懂了大概。
做空 PENGU/LAYER 是“逻辑对”,但“项目的价值不仅仅在“拉盘”,而是能否引导后续接盘方接住筹码。不是币价高不高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接最后一棒”的问题。作为散户需要放弃“市场应该怎么走”的预设,去观察“他们打算怎么收割”。比如我之前提到的layer,没有散户被诱多进场,项目方资金又充足所以可以一直拉盘,拉到3.3B。(后面半个月又跌了4倍)
币圈的价格运行逻辑,说白了,大部分时间是脱离基本面的,它不像股票有清晰的现金流和盈利模型,也不像宏观商品那样可以拿供需 + 地缘 +周期解释。反而更像是“资金驱动的叙事迷宫”。
说到最后,一定要想清楚买币的原因,能拿多久什么时候止损止盈,不要冲动!
还有币价不会无限涨和跌,对标龙头和上的交易所。上所越多流动性越好,代币属于什么类型:defi、交易所币、公链币... 龙二市值都很难超过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