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正式启动!
🎮 本期聚焦:Yooldo Games (ESPORTS)
✍️ 分享独特见解 + 参与互动推广,若同步参与 Gate 第 286 期 Launchpool、CandyDrop 或 Alpha 活动,即可获得任意奖励资格!
💡 内容创作 + 空投参与 = 双重加分,大奖候选人就是你!
💰总奖池:4,464 枚 $ESPORTS
🏆 一等奖(1名):964 枚
🥈 二等奖(5名):每人 400 枚
🥉 三等奖(10名):每人 150 枚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不少于 300 字的原创文章
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每篇文章需 ≥3 个互动(点赞 / 评论 / 转发)
发布参与 Launchpool / CandyDrop / Alpha 任一活动的截图,作为获奖资格凭证
同步转发至 X(推特)可增加获奖概率,标签:#GateSquare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907
🎯 双倍奖励机会:参与第 286 期 Launchpool!
质押 BTC 或 ESPORTS,瓜分 803,571 枚 $ESPORTS,每小时发放
时间:7 月 21 日 20:00 – 7 月 25 日 20:00(UTC+8)
🧠 写作方向建议:
Yooldo
香港合规稳定币蓄势待发 Web3支付新基建呼之欲出
支付行业老兵眼中的合规稳定币:Web3时代的新金融基建
2011年,一位在支付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购入了人生第一枚比特币。他并非为了投机,而是抱着质疑的态度,想要探究这种不依附任何实物的加密货币是否真有价值。十多年后,这位名叫刘鹏的人士又开始带领团队研究稳定币,但这次他的目标是发行而非购买。
今年6月初,作为某科技公司CEO的刘鹏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强调,稳定币与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不同,而是类似移动支付的"支付工具"。刘鹏是支付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曾深度参与某知名移动支付产品的设计和推广。此后,他又在多家大型企业负责支付业务。如今,刘鹏表示自己感受到了与移动支付兴起前夕相似的氛围——在他看来,支付型稳定币将成为Web3时代的新金融基础设施,在国际贸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去中心化、转账成本低、交易透明可追溯等优势,使得与法币挂钩的稳定币正从加密世界逐步走向传统金融体系。5月30日,香港正式将《稳定币条例》刊宪,标志着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将通过牌照制度,明确规管与香港及港元相关的稳定币活动。早在2023年12月,香港就宣布将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2024年7月,包括刘鹏所在公司在内的三家机构进入金管局推出的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进行相关测试。
刘鹏透露,他们在沙盒中的场景测试进展顺利,计划推出分别锚定港元及其他币种的稳定币。
尽管刘鹏所在的公司在港成立时间不长,但他认为公司的先发优势之一是拥有从零到一的"冷启动"场景,即其母公司的电商生态。刘鹏曾提到,若合规稳定币得以发行,平台上的大量商家可以在上下游结算时使用稳定币来提高效率,并在海外更灵活地管理资金。
在USDT及USDC两大美元稳定币占比超过80%的市场中,由香港持牌发行人所发行的稳定币除了"合规"优势外,还需寻找包括使用场景在内的其他吸引力。其中,跨境支付无疑是众多稳定币发行商竞争的重点领域。同时,零售支付在提升稳定币的市场渗透度、品牌建设等方面也具积极意义。
今年8月1日起,《稳定币条例》将正式生效。全球范围内,新加坡、欧盟和美国等地相继将具支付性质的稳定币纳入监管,这块现有规模约2500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场正在变得炙手可热。
展望未来,合规稳定币是否会推动支付方式的变革,将此前"线下至线上"的移动支付,进一步推进到"线上至链上"?香港能否借助稳定币,巩固和提升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在多种货币挂钩稳定币共存的时代,全球支付及金融体系又将如何演变?
稳定币测试与发展计划
截至6月初,刘鹏所在的公司主要进行了港元稳定币的测试,稍后会测试其他法币稳定币。基于市场需求,他们预期两种稳定币会同时发行。与第一阶段主要测试产品功能、技术细节不同,第二阶段着重测试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投资交易和零售支付三大实际场景中的使用。
在跨境支付场景中,他们计划同时通过直接获客与非直接获客(例如与合规批发商合作)方式拓展用户。投资交易场景中,他们正与全球合规交易所洽谈合作,以期将稳定币上线至不同地区。零售方面最先落地的是公司全球售港澳站,届时用户可以率先在自营的电商场景中使用稳定币购物。
对于牌照获取和稳定币上线时间,刘鹏表示具体时间表取决于监管。他们期望今年第四季度初获发牌照,并同时推出稳定币。稳定币将于公链发行,届时任何人均可公开查阅发行量等数据。
合规稳定币的市场定位
刘鹏认为,"合规"本身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随着法规落地和业务推进,市场对此的认知会逐步成熟。作为新发行的合规稳定币,他们的目标不是在加密原生或投资交易等场景去竞争,而是要开拓新的"战场",即连接传统跨境贸易结算市场。该市场拥有大量的实体企业、跨境贸易参与者、支付科技公司等,他们都需要安全合规、透明可审计的稳定币服务。
刘鹏预计,亚太、中东、非洲、南美及欧洲等地区的国际贸易或将最先使用香港发行的稳定币进行支付结算。他强调,稳定币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仅靠某一产品定胜负。合规稳定币的竞争力不仅在于成本低、效率高、体验佳,更配套有稳定的托管机制、安全的清结算通道和可信的运营逻辑来保障持有者的权益。
稳定币在电商生态中的应用
刘鹏表示,公司生态内的全球售港澳站收单场景,将率先用稳定币进行支付结算。生态以外,鉴于不同行业在场景特性、交易时效性及资金清算逻辑等方面有别,他们计划针对不同行业"度身订造"稳定币支付解决方案。目前,他们的稳定币将转账时效由数天降至秒级,成本至少较传统转账减少一半,链上资金周转也更快。
关于供应链金融服务,刘鹏表示稳定币发行商只能做发行,不能从事质押、借贷,亦不可发放利息,因此他们会与具备有关资质的持牌机构探讨合作。从方案设计的角度,他们正在梳理国际物流的场景。理论上,各方授权的前提下,出海的中小企业可将海外仓库订单等数据上链,并用稳定币处理支付及融资,整个过程的效率会有显著提升。
稳定币支付与移动支付的异同
刘鹏认为,支付型稳定币和移动支付一样,其本质都是支付工具,旨在通过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实现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并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当年的移动支付助推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那么作为Web3基础设施的支付型稳定币是否会发挥同样作用,值得关注。
技术层面,和移动支付的中心化不同,稳定币基于的是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产品结构层面,稳定币也比移动支付多了一个发行系统。正因如此,稳定币的监管相对复杂,不能仅依托单一地区合规,而是要协同全球合规落地。
刘鹏认为,稳定币与传统金融基建的"临界点"可能首先出现在大宗交易领域,尤其在摩擦成本高、汇率波动大、时间长的跨境支付场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要彻底激发用户使用稳定币支付的动力,可能需要像移动支付中出现的某些现象级产品和应用。
香港稳定币行业生态建设
刘鹏认为,关键是按照《稳定币条例》要求,建立一个风险为本、务实灵活的开放生态,其中监管、发行商、批发商、场景方、用户与投资者之间都需相互合作。他强调,资金结算既是所有商业的最后一环,也是商业的开始,需要把握这一突破口,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角色借力,扩大在港发行的稳定币于多个地区的流通与使用度,进一步将香港打造成国际稳定币结算枢纽。
对于是否会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刘鹏表示在产品技术层面,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与港元稳定币的差异不大。而且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潜在应用场景已经具备,如一带一路。他们一直支持、推动在未来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但不仅需要考虑商业逻辑,还要从法律合规等方面作综合考量,最终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能否成行仍取决于内地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