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新加坡Web3监管政策转向:从鼓励创新到严控风险
新加坡Web3监管政策的演变:从开放创新到风险防控
近年来,新加坡一直被视为全球虚拟货币和Web3企业的首选栖息地之一。其宽松政策、稳定法律体系和开放创新环境吸引了众多加密企业的进驻,使其成为"亚洲加密之都"。然而,如今新加坡正在逐步从早期的"鼓励创新"模式转向更注重"风险防控"的稳健路线。
初期:开放创新,蓄势待发
2019年,新加坡推出《支付服务法》(PSA),明确了数字支付代币(DPT)服务的法律地位,为加密货币交易所和钱包服务提供了清晰的牌照路径。同时,金融管理局(MAS)积极鼓励技术创新,推动了多个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和代币化资产的实验项目。这一阶段可以理解为"抢先机"时期,只要不触及合规底线,企业就可以大胆尝试,为初创团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风险显现:监管收紧
随着行业快速扩张,潜在风险逐渐浮出水面。2022年,某知名加密对冲基金在新加坡爆仓,紧接着一家备受瞩目的加密交易所倒闭,这些事件给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层带来了巨大压力。为维护国家信用和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监管部门迅速采取行动。一方面,通过推出更严格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SM)加强了对加密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另一方面,也对散户投资设置了明确限制,强调理性投资的重要性。
散户投资:严格限制
2023年底,MAS发布的监管细则直接给散户投资设置了障碍。新规要求加密货币服务商不得向散户提供任何形式的奖励,如返现、空投或交易补贴;禁止提供杠杆、信用卡入金等可能放大风险的功能;甚至要求评估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根据资产净值设定投资上限。这些措施旨在吸引理性投资者,而非追求短期高风险回报的投机者。
服务提供商:合规升级
到2025年,监管趋势将更加明显。MAS规定,所有未获得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执照的企业,如果想继续向境外客户提供服务,必须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清退。目前,只有少数头部企业已获批或处于豁免状态,这些企业要么通过了严格的反洗钱和风险审查,要么具有极高的配合度和合规背景。其他企业面临着转战其他市场或加速合规化的选择。
基金管理:提高门槛
新加坡对基金管理人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作为亚太地区的传统基金中心,新加坡正致力于将虚拟资产纳入正规基金管理流程。MAS规定,即使是面向"合格投资者"的加密货币基金,也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包括风险对冲能力、客户资产识别、内部风控流程和反洗钱报告机制等。这意味着,简单依靠个人声誉和简单商业计划就能成立基金的时代已经过去。
结语:监管演进还是行业打压?
有观点认为,这波监管升级标志着新加坡不再是Web3的理想之地。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实际上是监管的正常演进过程——从"允许试错"到"规范秩序",是任何新兴市场走向成熟必经的阶段。当前的新加坡可能不再欢迎纯粹的投机行为,但对于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和长期发展规划的团队来说,它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正如MAS副总裁所言:"我们欢迎负责任的创新,但绝不容忍滥用信任的行为。"这意味着,新加坡仍然欢迎那些有志于在Web3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但不再容忍短期投机行为。
然而,也有观点指出,Web3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的形态尚未完全确定。过早实施严格监管可能会阻碍行业的自然发展,甚至可能扼杀潜在的创新。如何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促进行业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新加坡和其他监管机构面临的持续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