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研究进展:多方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robot
摘要生成中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研究取得新进展,专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去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30个招标课题,其中包括涉案虚拟货币的司法处置问题。近期,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标单位之一,组织了一场闭门研讨会,探讨"涉案虚拟货币处置问题研究"。

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东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陈新旺法官、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警用装备事业部工程师麻哲等。此外,还有来自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北京产权交易所、香港金融交易及服务有限公司、云账户技术(天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出席。

中国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新动向,最高院司法研究课题说了什么?

会议中,杨东教授透露课题组曾赴美进行调研。北京三中院刑庭法官指出,在确认虚拟货币具有财产属性的基础上,案件定性、犯罪数额计算和犯罪形态认定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北京产权交易所介绍了联合处置的工作流程与最新进展。

公安部一所工程师麻哲强调了法院和公安机关在执行环节协同配合的重要性。他建议采用"双委托机制",由境内外独立主体承担处置任务。对于涉案虚拟货币的托管,他提议通过履约保函、冷钱包与保险配套等方式提升安全性。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结论性观点。实务方面,北京产权交易所与北京市公安局签订了《涉案虚拟货币处置业务合作框架协议》,但实际处置业务仍由第三方处置公司执行。

当前,涉案虚拟货币的处置仍以境内外联合处置为主。然而,全国各地对处置的推动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对虚拟货币合规处置仍存疑虑。尽管如此,北京市公安局公开详细介绍其在涉案虚拟货币司法处置业务的合作细节,可能会推动全国未来的处置工作。

研讨会的讨论内容揭示了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 未来司法机关端处置机关可能由公安机关委托转移到法院执行局委托处置。

  2. 处置服务费的透明化被提上日程,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处置价格的合理性和费率透明等问题。

  3. 跨部门合作机制将更加普遍。委托端可能涉及公安、法院、政府财政部门、央行和外管局等多个部门;处置端则可能需要境内外司法机关的跨境司法协作。

中国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新动向,最高院司法研究课题说了什么?

在中国尚未建立虚拟货币国家战略储备的情况下,内地司法机关扣押的虚拟货币最终都面临被处置变现的命运。而在现行政策下,虚拟货币和法币的兑换业务仍需在境外进行。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的合规性问题,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论证和设计,更需要实务层面的创新和尝试。这个领域的发展将继续吸引各方关注和探索。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鸭鸭毛毛vip
· 19小时前
钱包都冷了 还研究啥
回复0
叹息出纳员vip
· 08-07 09:39
这也叫新进展?
回复0
AlphaLeakervip
· 08-07 05:41
又要研究 割韭菜了?
回复0
NFT_Therapyvip
· 08-07 05:41
又想薅加密圈韭菜?
回复0
夹子检测者vip
· 08-07 05:37
这货估计得没收罢
回复0
Sandwich Huntervip
· 08-07 05:37
先上车再买票
回复0
InfraVibesvip
· 08-07 05:32
走个流程罢了...早晚空气化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