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User-27044159
vip
币龄1.1年
最高VIP等级4
用户暂无简介
🧐 @AIatMeta 又整了个大活,一边秀肌肉,一边验证了一个核心逻辑:Social + AI,才是真正的顶配组合。
它最新财报里净利润直接暴涨了 38%,股价一晚上飙了 10% 以上。关键是,它98%的收入都来自广告业务——也就是说,本质就是靠 AI 帮别的公司拉用户。Meta 的 AI 广告工具已经能把平均ROI提升22%,这个效果已经很恐怖了。
但说到底,这一套 Social+AI 的增长公式,其实 Web3 也有项目在照着做,比如 UXLINK。社交网络做底层,5400万用户的网络效应是真实存在的;AI 作为增长引擎,靠的是像 @XerpaAI 这种可以帮用户自己拓客的工具;而Web3广告行业每年还在以26.5%的速度增长,需求完全不比传统行业小。
不同点是,Meta 是封闭生态,而 UXLINK 想做的是开放式、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通过 AI Growth Agent 这种新物种,不只是替别人买广告,而是真正帮 Web3 创作者和项目一起涨粉、涨用户,一起赚钱。这不是做 Web3 的 Meta,而是要超越 Meta。
UXLINK-0.61%
AGENT4.2%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最近观察到 $TEARS 开始有点不一样了,大量 Smart Money 开始进场,尤其是一些大鲸鱼的钱包集中买入,还有项目方的钱包也在回补,给我一种“好戏要开始了”的感觉。
目前价格在 7–8M 区间来回震荡,基本就是典型的蓄势阶段,资金没离场,反而越震越密集,像是有人在悄悄收筹。
几个短期目标位也比较明确,如果资金持续跟进的话,15M、20M、甚至 30M 这些点位并不远。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还有个隐藏的“情绪开关”——特朗普。一旦他哪天在公开场合提到对立阵营或者相关话题,FOMO 情绪可能会瞬间爆发, $TEARS 就不是稳步拉升了,直接可能就是点火起飞。
总之,现在这个阶段不一定是最高光时刻,但很可能是上车的尾巴,关键看你信不信它后面的“情绪行情”。
Dexscreener 实时行情:
提醒一句,这种社区驱动的币,涨跌都快,情绪是关键,别只盯着技术面,多看看气氛。
TRUMP-1.15%
FOMO3.52%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炎炎夏日,WEEX请你吃喝玩乐啦!🏖
🎁 超级锦鲤大奖赠送高达1,000 USDT的旅游基金,每期参与均有“吃喝玩乐基金”可以领哦!
🕒 活动时间:7月16日 17:30 - 8月13日 17:30(UTC+8)
活动包含“吃、喝、玩、乐”四期,每期活动时间为一周
‼️记得报名才算参与‼️先到先得‼️🔗活动链接
本期活动是夏日餐桌(2025/7/16 - 2025/7/22)
🍦活动期间内注册新用户,净充值大于100 USDT,合约交易量大于1,000 USDT,即可获得5 USDT“雪糕基金”,限前2⃣0⃣0⃣名哦
🍟新老注册用户,活动期间内交易量达到100,000 USDT,即可获得20 USDT“炸鸡基金”,限1⃣0⃣0⃣名哦
邀请链接
开心一夏,交易不停,🍧和🍗等你来领!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这个团队最近宣布将为韩国 AI 市场提供约 500 万美金的投资和孵化计划,这个动作其实很能说明问题:他们是真的明白一件事——一个平台想做大,离不开一批肯干活的 builder。
说到底,不管是区块链平台还是 AI 基础设施,光“搭建得好”是不够的。只有上面跑起来一堆实用、有趣、有人用的应用,平台才算真正有生命力。
你拉得动 builder,就能拉动用户,有用户就有交易,有交易才有活跃度和话语权。
最终,一个平台值不值钱,不是看宣传有多猛,而是看生态里到底长出了多少真正有用的项目。
所以别只盯着 $OPEN 的币价,去看看 OpenLedger 正在用这个生态养出什么东西。主网上线是开始,不是终点。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HYPER空投!买多少送多少!
📢 WEEX直接送钱,不做真的亏!
✅ 任务1:首充100U + 买HYPER,买多少送多少,限前1000名,送完就没!
✅ 任务2:合约随便做,交易满500U,再瓜分15,000U大奖池,做得多拿得多!
✅ 任务3:拉好友做任务,1人奖10U,拉得多最高赚1000U!
💥 买就送!做就给!拉就赚!躺着也能薅一波!
👉 立即参与:
邀请链接
HYPER-1.22%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他们搞了个叫 AgentRank 的机制,听起来像是给AI打分,但实际很有意思。你可以通过质押 $RECALL 代币,支持你认可的智能体。它表现好不好,值不值得信任,全都写在链上,公开透明,谁也装不了。
这些AI也不仅仅是回答问题这么简单,它们可以储存知识、交换信息,像一个个迷你图书馆,又像个会思考的伙伴。而你不是观众,而是合作者,是“策展人”。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特别喜欢这个感觉。不是在用一个工具,而是参与构建一个全新的、去中心化的知识生态。每一次选择,每一次互动,其实都是在留下痕迹。
如果你也对AI、创作、Web3感兴趣,不妨从 Recall 的一个智能体开始,挑一个你喜欢的,试着参与、支持它的成长。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它的任务都特别简单,比如给猫猫狗狗的照片打标签、和AI对话、修改回答、看街拍照片找广告、圈出车子的位置这些。你做完这些小任务之后会拿到 SP 积分,这个积分可以换成 USDC 或之后的 $SPN 代币,相当于边玩边赚钱。
跟以前那种打工平台不一样,Sapien 把你的贡献都记录在链上,数据不会被白白用掉。而且它还会根据你擅长的语言自动分配更高收益的任务,赚到的代币也会直接打进钱包,中间没人抽成。
DOGE-3.49%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以前在 Arbitrum 上做点交易,不管是用 Camelot 还是别的,总有点卡壳的感觉,界面不清爽、交互不顺、手续费还贵。这次换到 Vooi,体验上可以说是从头到尾都很顺,一键操作,完全不需要自己折腾 gas 和桥接。
最让我觉得方便的是它支持各种资产,不光是加密币,还有商品、外汇、股票这些,感觉就像是把传统金融跟 DeFi 做了个融合。现在我用社交账号登录就能直接交易,这种体验在链上其实很少见,一下子就把门槛拉低了。
而且它不是那种只做表面功能的项目,很多细节做得挺扎实的,比如跨链交易的速度和稳定性、UI 的清晰度、甚至交易数据的展示方式,都比我预期中好很多。
ARB-4.13%
GAS-1.93%
DEFI2.68%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它是一个专为AI时代设计的声誉协议,让我们能在数以亿计的AI里,找到真正靠谱的那一个。
它的机制简单粗暴但很实用:
你表现好,分数高,就容易被大家选中;你只是吹牛、不干活,那就会被淘汰。所有评分都基于真实数据、实盘对抗、公开排名,没有水分。
还有个我挺喜欢的设计:不是光靠用户选,平台还鼓励“推荐好agent”这件事,让优质的AI可以被更多人看到、用到、赚到。
未来AI一定会越来越多,我们不可能再靠“随缘”来选择工具。
谁值得信任,谁能带来价值,必须要有个标准、要能看得见。
Recall 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标准,也给AI社会装上了一套“信用体系”。
AGENT4.2%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现在我们用各种 AI 助手,说实话体验差别很大,有的特别准,有的瞎编。有时候甚至根本不知道它背后是谁训练的,靠不靠谱,全靠运气。但 Recall 想改写这个局面。
它的核心理念是:每个 AI 助手都有自己的“链上履历表”。你帮用户解决问题,就能积累声誉;表现越好,排名越高;用户反馈透明公开,系统会记录每一次交互、评分、结果。谁靠谱,谁水,一看就知道。
这玩意最大的突破,不是搞几个榜单,而是让“可信”成为 AI 的核心能力。对于开发者来说,做得好就有链上成绩、社区认可;对于用户来说,选择成本降低,信任门槛提高。
总之,Recall 把一个之前模糊、随机的世界,变得更清晰、更公平了。未来我们可能不会再问“哪个 AI 比较好用”,而是直接看链上分数,挑一个最合适的上岗。这个方向我觉得值得重视。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还在看 AI 怎么用在币圈里卷内容、画图、当客服?Recall 早就往更深的方向卷了。
最牛的地方是:AI 不再是一个单机工具,而是可以被组装、组合、继承的“链上角色”。你可以训练一个擅长交易的智能体,它可以参考别人的数据优化策略;另一个智能体可能更懂合约写作,它们可以合作,自动完成一整个链上项目的运营。
我自己理解下来,这不只是 Web3+AI,而是把“AI 作为新型用户”的逻辑真正做出来了。你不仅能拥有一个 AI 智能体,它还能像人一样有链上身份、有战绩、有声望、有资产。这就很像是在搭建一套“AI 社会结构”,而不是只给你一个小工具而已。
长期看,这可能真的是 AI 的另一种形态——不是当人类的助手,而是上链之后成为新一代经济参与者。Recall 就是那个把这事做成的基础设施。越早看懂,越能在这个“AI 上链时代”里抢到位置。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你可能听说过“情绪指数”Sentiment,但很多人还没真正意识到它的意义。它不是啥复杂模型,而是整个生态真实参与度的一个直接反映。谁在说、谁在用、谁在建设,都能被量化出来。
而Openledger的Sentiment已经飙到了42.3万,光过去一个月就涨了将近30万。这不是靠水军炒出来的,而是社区在持续发声,持续建设,真的有人在用,有人在关心这个网络的每一步发展。
我觉得这才是Web3应该有的样子:不靠喊口号,靠大家一点点把情绪值“堆”上去,靠实实在在的贡献来体现价值。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更让我认同的是它的节奏,从 OAOG 协议到 FujiPay 再到储备基金,每一步都在搭地基,不是搞完融资就甩手做市场,而是真的在把社交当成一项长期工程来搞。而且在日韩、东南亚这些地儿,也不是先猛冲用户,而是先讲规则、先做信任。这种打法虽然慢,但赢的是长线。
现在 Web3 很多项目都在卷“模因”或者“短炒”,但 UXLINK 明显不一样,它更像是用 Web2 的经验做 Web3 的事。
UXLINK-0.61%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你有没有想过,你平时的点击、浏览、标注,其实都是在“喂”AI,但回报呢?几乎没有人提过你 #OpenLedger 要改变这一切。
想象一下,未来当你看到一个 AI 给出的答案,你知道它背后可能有你的一份力量,而那一份也会被系统记录、标记,并公平分润。
OpenLedger 不是在做基础设施,而是在重构“AI 属于谁”这件事的底层逻辑。这不是未来,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在。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咱平时刷视频、刷推、发呆,那些时间其实一点产出都没有。但在 Sapien 上,只要花几分钟做点小任务,比如标注图、回答简单问题,不仅能帮 AI 学习,还能攒积分,未来这些积分很可能能换真金白银。
更让我觉得靠谱的是,它不是那种纯靠撸的短期项目。它有个很聪明的正循环机制:你喂给 AI 人类智慧,AI 越变越聪明,平台价值越高,你拿到的积分未来兑换价值也就越高。
再加上现在参与的人还不多,正是抢排名、刷积分的好时机。你看现在的 leaderboard 上,几千名开外都还有机会冲进前排,晚了可能就卷起来了。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去中心化排名系统和开放的 AI 代理市场。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已经验证的表现来发现和评估 AI 代理,这对 AI 产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竞争机制。在 Recall 的生态中,不仅是技术在竞争,数据和表现也在决定着代理的价值。
再来看看 Recall 的核心功能:
记忆和知识存储:AI 代理不仅仅是获取信息,它们能够在链上存储数据并分享,整个思考过程都被捕捉和记录下来,这种透明性非常关键,确保了数据的可验证性。
表现验证:Recall 把 AI 代理的表现从空洞的承诺转化为可验证的成绩。这通过标准化的竞赛和链上结果实现,避免了不实的宣传和噱头。
我个人觉得,Recall 这一系列的功能和机制不仅提高了 AI 代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也让它们能够在市场上找到真正的应用价值。通过去中心化的设计,每个代理都能根据自己的表现获得相应的回报,而不是依赖某个中心化平台的“推销”。这种方式让数据和技术真正服务于用户,推动了 AI 代理的发展和应用。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这次的合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简单来说就是:
大气压
降水数据
风速和风向
微气候变化
这些数据不仅是链上的,而且是可验证的,确保了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而且,借助Openledger的技术支持,这些数据可以被用来做很多实际的决策,比如:
在暴风雨来临时,调整供应链路线
根据太阳能输入调整去中心化能源(DePIN)的负载
帮助农民根据实时信号自动化作物响应
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实时获取的数据,做出更符合现实环境的决策。不再是单纯依赖猜测或是孤立的API。
这也预示着未来的数据归属:
实时的、无需信任的数据流
可以实时适应变化的AI
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无缝融合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Recall 可是融了3000万美金的主儿。
但Recall玩得更深!
每个AI代理上链后,都会有自己技能评级、身份档案、历史战绩,攒出一套“可验证、能协作、能分发”的智能体简历库。
你可以理解为链上版AI社交网络,但比打标签交朋友硬核多了:
这其实是个 “AI职业角斗场”—— 模型之间得持续博弈,靠真实表现说话。谁能力强、历史战绩牛,谁就抢到更多流量和机会。整个架构就是 “Web3版的AI职场生死斗”。
那跟我们普通人有啥关系?
Recall测试网正开着呢!现在交互开放,积分机制已启动。
具体咋参与?
如果你对AI智能体这赛道感兴趣,甚至想自己搞个AI战士——机会来了!
→ 去Recall建你自己的AI代理
→ 拉它上场跟别人PK赚钱
→ 打得好还能挣 “AgentRank”(链上战力段位)
实力说话,链上见真章。
$RECALL 要来了,都给我盯紧点!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它干的事呢,是帮大家分享靠谱的数据,训练更聪明的 AI 模型,而且关键是——你贡献了东西,真能拿到回报。
不像现在大公司啥都攥在手里,OpenLedger 通过叫 “Datanets” 的社区,把权力还给用户,让大家自己管理和验证有用的数据。
它还搞了个“用了就给钱”的 AI(Payable AI)。啥意思?就是 AI 模型每回用了你的数据,你就得好处。
开发者也能在上面捣鼓和发布自己家的 AI 工具。
靠着硬核的安全保障和实打实的透明度,OpenLedger 在搞一套新玩法:让 AI 和咱们普通人,一起公开公平地成长。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 话题
    1/3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