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虛擬貨幣司法處置新模式解析與全國處置演進

robot
摘要生成中

虛擬貨幣司法處置:北京模式引發討論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法治總隊發布了一篇關於涉案虛擬貨幣處置"新渠道"的文章,引發了業內廣泛討論。作爲一名長期關注虛擬貨幣司法處置的法律專業人士,我認爲有必要對這一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北京模式解析

根據公開信息,北京市公安局與北京產權交易所(簡稱"北交所")籤訂了合作協議,共同處置涉案虛擬貨幣。具體流程如下:

  1. 公安機關將涉案虛擬貨幣委托給北交所處置
  2. 北交所選定第三方進行技術操作
  3. 通過香港合規平台進行變現
  4. 經外管局審批後,將資金結匯轉入公安專戶

這種模式已在北京市公安局順義分局的一起案件中得到應用。

北京市公安局的涉案虛擬貨幣處置"新渠道"是怎麼回事?現在可以開放處置了嗎?

處置模式演進

從歷史角度看,我國虛擬貨幣的司法處置經歷了三個階段:

  1. 處置1.0時期(2018-2021年):主要通過場外OTC、私人渠道等方式變現,存在合規風險。

  2. 處置2.0時期(2021.9-2023年):受政策影響,國內處置活動基本停滯,部分機構通過境外變現後結匯入境,但仍面臨合規問題。

  3. 處置3.0時期(2023年底至今):形成了境內外聯合處置模式。國內司法機關委托第三方公司,再由其委托境外主體在合規平台變現,最終完成資金回流。

因此,北京市採用的模式實際上是全國範圍內已經開始實踐的方法之一。

北京模式的特點與問題

  1. 北交所更像是一個中介方,實際操作仍需委托專業服務機構。

  2. 要求提供110%的履約保證金,這一比例相對較高,可能會增加處置機構的資金壓力。

  3. 關於服務費和保留價的規定存在一些不明確之處。虛擬貨幣處置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公開拍賣,其定價機制可能需要更靈活的處理。

北京市公安局的涉案虛擬貨幣處置"新渠道"是怎麼回事?現在可以開放處置了嗎?

未來展望

雖然此次北京模式引發了一些關於虛擬貨幣政策放松的猜測,但實際上司法處置一直在進行,只是方式在不斷優化。對於普通民衆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的全面開放,短期內仍不太可能實現。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我國仍將保持強監管態勢。

總的來說,北京市公安局與北交所的合作是虛擬貨幣司法處置實踐的又一個案例。它反映了執法機關在處理新型資產時的探索,同時也暴露了一些需要進一步明確和完善的問題。隨着實踐的深入,相信我國的虛擬貨幣司法處置機制將會更加成熟和規範。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