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人形機器人發展迎重大突破 DePAI或解決數據瓶頸
人形機器人:從科幻夢想到現實應用
人形通用機器人正在快速從科幻作品轉變爲現實。硬件成本下降、資本投入增加,以及運動靈活性和操作能力的技術突破,這三大因素共同推動着計算領域的新一輪重大變革。
盡管計算能力和硬件設備日益普及化,爲機器人工程帶來了成本優勢,但該行業仍面臨訓練數據瓶頸的挑戰。在這一背景下,一些項目開始利用去中心化物理人工智能(DePAI)來衆包高精度運動和合成數據,並構建機器人基礎模型。這使得它們在推動人形機器人部署方面處於獨特的優勢地位。
從單一功能到多功能形態
機器人技術的商業化並非新事物。我們熟悉的掃地機器人和寵物攝像機等家用設備,都屬於單一功能機器人。隨着人工智能的進步,機器人正在向多功能形態演進,以適應更復雜的開放環境作業。
預計在未來5到15年間,人形機器人將從基礎任務逐步升級,最終能夠勝任接待服務、消防救援甚至外科手術等復雜工作。
市場動態與技術突破
目前,已有超過100家企業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新一代人形機器人展現出流暢自然的動作,使其能在現實環境中實現類人化交互。一些機器人的行走速度甚至可達每秒3.3米,遠超人類每秒1.4米的平均步速。
此外,人形機器人的成本也在不斷下降。預計到2032年,其成本將低於美國人力薪資水平。
發展瓶頸:現實世界的訓練數據
盡管人形機器人領域存在諸多利好因素,但數據質量不足和匱乏問題仍然阻礙其大規模部署。與自動駕駛技術相比,人形機器人面臨更大的數據採集挑戰。
消費者不太可能接受"機器人保姆"的存在,這意味着機器人必須具備開箱即用的高性能。因此,部署前的數據採集變得至關重要。所有訓練必須在商業化生產前完成,而數據的規模與質量仍是持續存在的難題。
目前,最大的機器人數據集僅包含約240萬條交互記錄,這與GPT-4的15萬億個文本標記或Midjourney和Sora利用的數十億帶標籤的視頻文本配對相比,差距巨大。這種數據基礎的不完備性解釋了爲何機器人技術尚未像大型語言模型那樣實現真正的基礎模型。
突破數據瓶頸的新方法
傳統的數據採集方法難以滿足人形機器人訓練數據的規模化需求。仿真成本低廉但缺乏真實邊界場景,互聯網視頻無法提供必要的本體感受及力反饋環境,而真實世界數據雖然準確但成本高昂且缺乏可擴展性。
爲解決這一問題,一些項目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通過構建面向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的垂直整合軟件與數據平台,這些項目旨在解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數據瓶頸問題。
全棧式解決方案
這種全棧式解決方案通常包括專有的消費級動作捕捉設備、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遊戲生態系統、多模態數據平台以及機器人基礎模型。用戶通過提供高保真運動數據換取網路激勵獎賞,推動平台持續發展。
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大規模採集現實世界數據,還能構建仿真環境驅動模型訓練,展現出分布式物理智能網路的真正實力。該平台正在打造超越單純數據獲取的物理人工智能開發者生態,其功能已延伸至實際模型部署與商業授權領域。
加密貨幣技術的作用
加密技術正在爲物理世界人工智能構建完整的垂直堆棧。通過代幣激勵貫穿整個技術棧,這些項目打造了開放、可組合、無許可的擴展機制,使物理人工智能的去中心化發展成爲可能。
當代幣激勵機制正式啓動後,網路參與度有望進一步提升。用戶購買設備可獲得項目方激勵,機器人研發公司則向設備持有者支付貢獻獎勵,這種雙重激勵將推動更多人參與數據採集。同時,項目方將動態激勵具有高價值的定制化行爲數據採集,從而更有效地彌合仿真模擬與現實應用間的技術鴻溝。
未來展望
機器人領域的"ChatGPT時刻"可能不會由機器人公司自身觸發,因爲硬件部署遠比軟件復雜。機器人技術的爆發性增長天然受限於成本、硬件可用性及部署復雜度。
人形機器人的轉折點不在於原型機如何驚豔,而在於成本降至大衆可承受範圍,如同當年智能手機或電腦的普及。當成本下降,硬件將成爲入場券,真正的競爭優勢將在於數據與模型:具體來說,是用於訓練機器的運動智能的規模、質量及多樣性。
隨着機器人平台革命的推進,數據支撐將成爲關鍵。去中心化物理人工智能(DePAI)解決方案有望填補AI機器人技術棧最關鍵的缺口,爲人形機器人從科幻走進現實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