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实施 打造数字金融法律基石
香港稳定币条例:打造数字金融的法律基石
2025年5月,香港立法会通过了《香港稳定币条例》,标志着数字金融监管迈入新纪元。该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为法币挂钩稳定币(FRS)在香港的发行和运营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这一举措彰显了香港打造合规、前瞻性虚拟资产中心的决心,为下一代可编程金融奠定了法治基础。
法律基础设施
条例构建了一套关于数字价值的完整语义体系。稳定币被界定为具有密码学保障、用作价值储存或交换媒介、且运行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之上的工具。"特定稳定币"则特指锚定官方货币或经金融管理局批准的其他单位的代币。
受监管活动范围广泛,涵盖发行、赎回、市场推广、运营参与,甚至间接诱导香港居民参与的行为。这种全面定义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监管套利的空间。
法币支持原则是条例的核心。任何"特定稳定币"必须可全额以其锚定的法币赎回,尤其是港币。金管局要求储备资产必须是高质量、具流动性的资产,并以稳定币锚定的同种法币计价,以防范货币错配风险和市场波动传染。
条例明确禁止使用高波动性或低流动性资产作为锚定基础,如房地产代币、商品组合或混合资产指数。这种做法有效防范了监管套利,体现了香港在金融稳定性上的优先考虑。
许可框架
条例引入了全面审慎的许可制度,强调稳定币发行人的系统性重要性。主要要求包括:
持牌人需持续履行相关义务,包括缴纳年费、重大变更申报与年度合规报告等。
财政司允许未持牌发行人向专业投资者提供非受监管稳定币,保留了一定实操空间。
监管权限与执法工具
金管局获授予强有力的监管工具:
禁止行为与刑事责任
条例明确列出了市场参与者不得从事的活动,包括:
这些行为均构成刑事犯罪,不论其是否设于香港,只要面向香港市场即属违规。
过渡安排
条例设有时间有限的过渡期。在条例实施前已实质运营的稳定币发行人,若于首三个月内提交许可申请,可继续经营六个月。未获牌照者须依法退出市场或完成授权流程。
国际对比
相较于欧盟、新加坡及美国的相关法规,香港条例展现出独特的监管选择:
这些差异体现了香港优先考虑稳定性与法币锚定的策略。
实物资产代币化的区别
稳定币条例并未为实物资产代币化(RWA)项目提供直接法律认可。RWA涉及将境内资产纳入代币形式,面临跨境资产转移、QFII限制等挑战。获得稳定币牌照不等同于可合法从事RWA业务。
实际影响
新规将根本改变虚拟资产企业在香港的运营方式:
结语
香港稳定币条例是一项战略性决策,旨在将加密金融纳入制度性问责体系。它向全球传递了明确信号:数字金融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运作。市场参与者应为严格审计、储备检查与持续监管对话做好准备。
然而,可编程货币与法治经济的共存、去中心化技术与集中式监管的平衡、加密创新与公众信任的建立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仍待解决。这些挑战凸显了香港的核心主张:金融演进的关键在于主权、稳定与系统性完整性,而非单纯追求速度。只有通过监管建立信任,创新才能真正成功。